当上骑士队这个主教练,我跟你说,那真是一阵儿晕。你以为自个儿准备好了,当过助教,啥场面没见过?错了。那分量,那责任,完全是两码事儿。我头一个明白过来的事儿就是,这活儿,可不光是在白板上画战术那么简单。
你得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,有愣头青一样的新人,啥都想弄明白;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将,啥都见过。要把这一大帮子人拧成一股绳,让他们互相信任,那才叫一个费劲。刚开始那会儿,有好些天我回家就对着天花板发呆。后来队伍碰上坎儿了,连着输了好几场,那气氛,你能感觉到空气都重了不少。有时候,场上那股劲儿确实差点意思,球员当然有球员的责任,但我得从自个儿身上找原因。我和教练组那帮兄弟们,必须得想办法,咋样才能点燃他们,咋样才能把那股心气儿给找回来。这事儿,有时候不是靠吼,反而是坐下来好好听听,把事儿给说简单点,提醒他们当初为啥爱上这篮球的。
然后,你就开始瞅见点儿不一样的东西了。比如说,有个队员多传了一次球,明明可以自己攻的。或者,队伍落后十分,有人就为个地板球扑出去了。那就是信号,说明有些东西开始起作用了。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,输球的滋味还是一样难受,这没跑。但能看见队员们那种拼劲儿,那种默契在一点点建立起来,你这心里头就有盼头了。感觉就像你种了颗种子,好不容易看着它冒了点儿小芽,你就得小心翼翼地浇水施肥,盼着它长壮实了。
你知道吗,这教练当的,这种压力,这种起起落落的感觉,让我想起一件事儿,跟篮球一点边儿都沾不上。好多年前了,那时候我压根儿没想过能干上这级别的教练,我自个儿瞎折腾一个小买卖,一个做手工家具的小作坊。听着挺田园诗意?我跟你说,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。我把自个儿那点儿积蓄、时间,能搭上的全搭进去了。当时接了个大单,做好了就能翻身,做不好就得关门那种。结果,能出岔子的地方全出了岔子。供货商给我掉链子,工具三天两头坏,我自个儿没日没夜地干,眼睛都睁不开了。那压力,真不是盖的,感觉天都要塌下来砸我一个人脑袋上。
我当时真差点儿就撂挑子不干了。但也不知道咋回事儿,就那么硬挺过来了。没办法,只能琢磨别的辙,也厚着脸皮找了俩哥们儿帮忙,还得低下头承认自个儿一个人真扛不住。好不容易把那批活儿交了,那口气松下来,那种成就感,真是没法说。那整个一通折腾下来,让我学到不少东西,关于怎么坚持,怎么顶住压力,怎么在没辙的时候想办法,还有就是,身边有人能搭把手是多重要。听着玄乎?但我还真把那时候悟出来那点东西,带到现在这教练岗位上。不光是篮球那点战术,更多的是咋带着大伙儿一起扛过难关,一点一点把东西给建立起来。不管是做个桌子,还是带一支球队,说到底,那道理差不太多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